开展“阳新猪”性能测定,保护地方猪种资源
发布时间:2022-07-20 浏览数:1406


   7月20日,湖北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队专家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雷明刚、徐德全等一行十余人赴阳新县种畜场开展“阳新猪”性能测定工作。

 



   据了解,当天屠宰15头“阳新猪”,对腿臀比例、瘦肉率、肥肉率、皮率、骨率等方面进行品质检测,检测指标包括系水力、色值、pH值、滴水损失、肌内脂肪、水分、嫩度等。




 

   雷明刚教授说:阳新猪是湖北省的 5 个地方猪种之一,于 2009 年列入湖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。阳新“狮子头猪” 与黄梅县的 “梅花星猪”列为同一品种,统称阳新猪,1982年列入《湖北省畜牧品种志》。猪的头型有“狮子头”和“鼻象头”之分,阳新县境内以“狮子头”猪为多,故又称阳新狮子头猪。其具有生物多样性、丰富遗传资源、适应性强,肉质细嫩。



   据了解,阳新猪存栏数为:种公猪8个血统,每个血统留种2头,达16头;核心群母猪220头,培育优质二元母猪扩繁基地8个,年向社会提供优质良种母猪1.8万头,供优良商品猪7.5万头。

   阳新县种畜场党支部书记张细兴介绍说:阳新猪体型中等,毛色全黑,鬓毛粗长,耳大下垂,屁多皱纹,四肢粗壮,特点明显。阳新种畜场主要养育阳新猪和阳新番鸭,是为农业的发展培育和提供良种,进行示范、繁育、保种和新品种试验,新技术推广。本次开展对阳新猪性能测定是地方种畜资源保护的需要,也是落实国家现代种业提升的需要,为阳新猪的育种创新和繁种提供重要的依据。

   性能测定将促进优良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种,优质猪种猪的培育与生产,将有效促进阳新猪这一优良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,为将来开拓品牌猪产业打下良好基础。